前两天一个朋友把MSN昵称改为仙剑里一首颇为有意境的诗,再联想到前些日首发的轩辕剑5,不免让人回想起曾经辉煌的单机游戏年代。
转个文章。。。
路在何方——从《轩辕剑5》的境遇再看中国单机产业zz
轩辕剑,一个在中国单机游戏产业之中屹立不倒的名字,一个承载着千万新老游戏玩家感动
与回忆的游戏系列,在前日终于推出了自己的第五代产品《轩辕剑5》。
本期望这款大作续篇的上市能够给中国已经死气沉沉的单机游戏产业带来一丝春风,没想到
在台湾上市的第一天晚上,游戏本身所采用的最新加密技术STARFORCE4就被破解,而现在其
免CD补丁已经可以在网上广泛下载。看来《轩辕剑5》最终还是没能逃过被盗版的命运。
为什么中国的单机走不出这个怪圈?为什么我们的游戏产业只能依靠网游来支撑?
中国单机市场低迷的原因早已不言而明,盗版这颗毒瘤,一直是扎根在单机游戏厂商心中最
难以言说的痛。虽然我已不想老调重谈,但这确实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玩家是游戏的上
帝,玩家的需求永远是决定市场走向的路标。如果每个人都能去购买正版,可以想象这将会
是多么庞大的一个市场容量,也许它会让整个世界震惊,那样也许日韩、欧美都会争先恐后
地制作面向中国玩家的游戏,那我们将能够体验到多么丰富和精良的游戏世界。
可是这一切都是白日梦般的最终幻想。我相信人人都明白盗版会毁了游戏产业这一道理,但
是大家还是乐此不疲地去购买盗版光碟,去网上免费下载,去搜索免CD补丁……明知故犯的
错误在国人身上已经出现了无数次了。
在这里我不想深入地讨论国人素质与盗版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款游戏要吸引玩家,要
给玩家留下深刻印象,就必须有其自身魅力。为什么现在的单机游戏纷纷陷入炒冷饭还炒不
热的窘境?是不是游戏制作者过于注重声光效果等新技术的应用而忽视了对游戏性的追求?
用商业化的态度来制作游戏没有错,但如果仅仅注重商业化却忽视了最本质的游戏性,就不
免舍本逐末了。有人说现在游戏做得不如以前了,不能给人感动和怀念了。或许这是事实,
但是你有没有想过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单机产业因为盗版的侵蚀,没有赢利,厂商就无法
去投资新项目,员工就面临减薪,也就缺少了工作动力,这不就直接影响到游戏研发的品质
了吗?而且从另一种层面来说,这种恶性循环的态势不得不导致开发商放弃原有的游戏开发
理念,转而利用更为商业化的做法去完成一个缺少生命力的产品。开发商也想做好游戏,但
是他们没办法,他们是被逼无奈,他们也是个企业,企业无论如何首先要活下来。现在的人
们不缺少创意,但是在这种商业而且浮躁的年代里,再有个性的创意也会被铜臭消磨得黯淡
无光。
也许,真的是我们的态度毁了单机产业。
时代的前进让中国的单机在还没找到很好的解决盗版问题的时候,又面临着网游的冲击。所
以,从2001年单机市场的全面兴盛到江河日下再到风雨飘摇,只用了一两年的时间。
不仅游戏行业,音乐、电影行业也无一例外地严重受到盗版地困扰,夸张一点说,这已经成
为了一个世界性难题。唯一不同的是,在家用游戏机相当发达的日本和欧美,他们已经根据
国情找到了调整这一问题的方法,而在中国,我们还在摸索。
同时还需要看到,有部分发行商确实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看看某些公司代理的所谓正版
游戏吧,粗糙的包装,简单的介绍,繁琐的密码验证过程都在摧毁着一个个热爱正版支持正
版的玩家的心和希望。相信有很多玩家也曾是忠实的正版支持者,但当他们花了大把的金钱
买回来的游戏却还不如盗版玩家玩得顺畅时,他们会怎么想?如果一款正版产品所能提供的
服务还不如盗版,又凭什么指望它能在纷乱复杂的市场上具有竞争力呢?
还有,国内的游戏审查机制也有待改进。一款在台湾上市的游戏通过国内的审查机制再由国
内的发行公司代理发行上市,这一过程的持续往往少则半个多月,多则两三个月。在这样一
段时间里性急的玩家早就从网上下载了盗版,正版产品因此又少了一条出路。这一原因当然
上加霜。
总而言之,玩家、开发商、发行商、审查机制、以及社会环境等等各方面的因素都使得单机
产业的发展举步维艰。这其中的每一个环节都是短期内难以改变现状的棘手顽症,因此在未
来的一段时间内单机产业的前景依然不甚明朗。单机不是没有复兴的可能,但如果没有一种
新型有效的模式让其产业链得到健康良好的运转,恐怕一切都是空谈。
所幸中国还有着千千万万热爱和支持单机游戏的玩家,但愿在他们的企盼之下,单机游戏的
帝国能够早日重新崛起。
轩辕剑5 bu hao wan, disappointed